眼下,象州县耕地提质(旱改水)项目晚稻种植片区连续成熟进入收割期,放眼望去,金黄的稻穗轻飘飘,收割机开脚马力奔驰正在金色稻浪中,奏响村落复兴“丰收曲”。11月29日,已经撂荒的旱地已然消逝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成片分发着浓重稻喷鼻的稻田。黄灿灿的稻谷颗粒丰满,轻飘飘的稻穗正在轻风中悄悄摇摆,空气中洋溢着阵阵芬芳。3台收割机正在稻田中来回穿越功课,割稻、破坏稻秆、卸车等工序趁热打铁,一颗颗金黄丰满的稻粒被倒入粮车车厢。该片区实施 “旱改水” 后送来了首个好收获。
“地盘平整完之后,我们正在这里大要承包有2000多亩,这里做了宽敞的道,了渠道,利于灌溉,”象州县石龙镇裕莹生态种植农场机耕手韦正满说,现正在种有2000多亩的晚稻曾经能够收了,我们打算3台大型的收割机正在一个礼拜之内把这2000多亩的稻谷收完,颗粒归仓,赶得了时间,免得了人力和成本。若是是人工来做的话,一个月可能都做不完,如许子又费时又吃力了,成本又添加了。
过去,这片地盘因种植模式单一、产效低下而常常被撂荒。现在,石龙镇正在该片区实施 “旱改水” 项目,向耕地要效益。将旱地为水田,使这些低产旱地变为地盘平整、集中连片、排灌便利的优良水田,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出产前提,添加了粮食产能。“整个石龙镇旱改水面积是4700亩,分为花山、大塘、马列三个片区。”石龙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覃小强说,我们通过“小田变大田”,将旱地改为水田后,构成高尺度农田,之后我们通过引进合做社,通过水稻种植或者稻瓜种植的体例,不只优化了农业财产布局,提高地盘操纵率,提高经济收益,不让良田荒疏,也给农人带来了实实正在正在的效益。
据领会,近年来,石龙镇鼎力实施“旱改水”工程,实现了藏粮于田的方针,有益于农业减产、农人增收。通过“旱地”“荒地”改水田,不只“整”活地盘资本,也“改”出美景,解放了群产劳动力,村平易近通过地盘流转,即便不亲身种地也能获得房钱收入。同时,优化了财产布局,进一步推进农业出产高质量成长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成长,走出一条村落复兴好“稻”。